
四川省三台县紧紧围绕抓好脱贫攻坚这个头等大事,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推动群众脱贫增收、集体经济壮大和企业加快发展,形成了党建引领产业扶贫的生动局面。
四个层面抓好带动引领。
坚持县委推动。科学构建“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藤椒作为全县现代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明确县委副书记牵头抓,全县已发展藤椒15万亩。
坚持党委发动。乡镇党委按照县委决策部署和藤椒产业总体布局,认真抓好宣传动员,已建成5000亩以上基地6个,参与农户达12.4万户,占全县1/3。
坚持支部带动。按照“党支部+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村党组织领办藤椒专业合作社120个,全县组建产业联合党支部17个。
坚持党员行动。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组织作用、村“两委”带头作用、党员示范作用,建成藤椒种植党员示范片27个,带动发展50亩以上种植大户284户。
五大渠道助农致富增收。
土地入股创收。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对农户按股进行分红。全县入股土地近9万亩,亩均可增收2200元。
资金入股创收。农户将闲散资金、贫困户将小额信贷帮扶金入股到合作社,每年按股分红。全县入股资金达2000万元,年分红200余万元。
劳动务工创收。按照技术特长和群众意愿,把农村闲散劳力有序组织起来,到龙头企业、合作社从事农业生产。年均使用务工达4.5万人,劳务创收4800万元。
自主经营创收。农户(贫困户)在合作社和产业大户的带动下自主发展藤椒产业,并推行“林+菜”“林+药”等模式发展林下种植。自主经营农户达8.1万户,年创收可达1亿元。
企业让利创收。企业根据产业经营发展状况,每年从产业发展纯利润中拿出10%对入股农户、贫困户进行二次返利。
四种模式壮大集体经济。
资源利用型。村集体把经营的土地、林地和“四荒”地用于发展藤椒产业或入股合作社,村集体经营或入股土地共计5000余亩,每年集体经济可创收500余万元。
统一经营型。村党支部组织农户将土地经营权入股到土地股份合作社,企业提供种苗和技术,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存储、销售,构建“5311”等分红机制,每年集体经济可创收200余万元。
资金入股型。村集体把积累资金、贫困村产业发展扶持资金、财政投入形成的经营性资产量化入股到资金股份合作社发展藤椒产业。全县入股资金达4000万元,每年集体经济可创收320万元。
劳务合作型。建立劳务股份合作社,将在家的闲散劳动力有序组织起来到企业、合作社从事生产,收取一定比例的组织费用。每年集中组织劳力达3万人,集体经济创收150万元。(赖长露)
